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食事報告數則

很久沒有“交功課”了,今回一次過把近日曾參與的飯局打一個綜合“小報告”,保證讀完已經覺得飽足,我又可以偷懶一段時期再交稿子。


食の事件簿一


週末與公司同事一行十幾人共晉晚餐,選擇了尖沙嘴新世界萬麗酒店吃自助餐。這種模式的晚餐好處是氣氛無拘束,可按自己的胃口挑選心愛的食物,不過有可能面對太多美食而一時失控,弄致食滯了要吃幾天清淡的來清理腸胃。




















這一頓自助餐可能對不愛好海鮮的朋友來說會有點失落,因為是晚的主打食物正是海鮮,有美國生蠔長腳蟹棒藍貽貝凍蝦日式刺身,及照片左下角中的中蝦鐵板燒等,熱葷也有少量海鮮食物,我覺得非海產類的食物不太吸引,都是一般在自助餐中常見的東西。嗜甜者的選擇倒不少,例如有各式蛋糕美點豆腐腦Haagen-Dazs冰淇淋巧克力噴泉等等,不過怕甜的我並不為之所動,還是主攻所愛的海鮮。


食物質素而言中規中矩,可能對自助餐食物從不抱太大期望,要求高的話倒不如到餐館點菜吃,只但求食物新鮮、衛生、多元化。以當晚付出的價錢來說(獲得同事用恆生白金信用咭結帳帶挈享有七折優惠,即大概$250)算是達標和物有所值了。謝謝彭小姐及有份策劃該活動的同事之悉心安排,讓平日難得同時見面的可聚首一堂,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食の事件簿二


有一晚跟朋友到中環一間私房菜館品嚐法國菜。這一間叫D Corner的小店位於擺花街一幢商業大廈內, 格調優雅,往窗外望可欣賞這香港心臟在入夜後另一番恬靜的景象。面積雖小,但相約三五知己在這小天地進餐談天,是釋放心靈的理想地方。























是晚各自點了包括了甜品的五道菜晚餐,頭盤是海鮮波菜釀蟹蓋香煎鵝肝。蟹蓋體積雖小,但已釀了算大隻的蝦、帶子(還有一些吃不出是甚麼的海鮮)和青嫩的波菜,入口鮮甜,材料新鮮;大大塊鵝肝入口即融,不過煎得過了少少火候有點燶。餐湯選了野菌忌廉湯,這是我自小已愛喝的湯,此湯當然比金寶湯更濃更多湯料;友人說他點的檸檬南瓜湯很有特色,自行把一角檸檬搾汁滴在湯中,在平凡的味道中多了點層次而出奇地匹配。無牛不歡的我點了半熟肉眼扒,頗香的炭燒味但略嫌筋多,切出一部份不能吃的;友人的燒大蝦賣相不錯,侍應端來時香噴噴,好吸引!吃完主菜已飽了七成,要稍事休息一會再戰甜品:朱古力心太軟。剛剛從烤箱出來的甜點香味四溢,軟朱古力心從切口流出來時口水也同時差點兒流出,真失禮!



能在環境舒適的地方與好友吃了一餐水準不俗的法國菜,是三重難得的享受,走的時候還給我發現一篇在這餐廳訪問了細契-關菊英的剪報貼在升降機大堂的牆上,讓我又再憶起溏心風暴的點點滴滴,更提醒我要趕回家追看另一齣電視劇歲月風雲了。


食の事件簿三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齣以日式鐵板燒為主題的喜劇,情節已經印象模糊了,但從電影中得悉這種在烹調過程中帶點表演成份的菜式,一直也沒有親身經歷過,直到上星期六由一位相識將近廿年的老友帶我去見識見識,才第一次領略甚麼是鐵板燒。






名字特別的和三昧座落銅鑼灣鬧市中,對面就是最近在拆卸大廈時發生工業意外的地盤,當日沒有膽子從窗戶望昔日肇事的現場,看了也沒啥意思。這店子的前身也是著名的日本料理千登世,從前曾試過心思思想光顧,不過說到它結了業也無緣探訪,就把它當是藏在心裡的一個“謎”吧。


寬廣的玄關擺放很多裝飾品,看見很多食客也和我一樣左拍右拍照,忙過不停。


進入餐廳內的鐵板燒區,對著一面敞大的玻璃窗,天還未轉黑便吃晚飯,有點像參加旅行團在外國進晚餐的感覺。




未看“表演”前,先來碟冷盤作熱身:鴨胸、三文魚刺身伴沙律。熱身進行當中表演者出場了,一名看起來較其他師傅年輕的走到我們面前的爐旁,為我們準備這一頓精心炮製的晚餐。看他手持兩隻鑊鏟便將新鮮鮑魚從殼“連根拔起”並切成細件,那邊廂又開始煎銀鱈魚,兩邊要兼顧火候好不容易,但煮出效果又恰到好處,鱈魚很香口和嫩滑,鮑魚則有一兩片過熟和未熟透但不影響整體質素。







繼續海鮮類食物。師傅又施展多功能烹調法,同一時間煎大蝦帆立貝清酒煮蜆。他放了一個用錫紙摺成的容器在鐵板上,樣子有點像開派對戴的皇冠,再倒了些清酒煮沸。當和朋友攀談時,突然看到眼前冒出一團火球,相信是要把酒裡的酒精燒掉才把食物奉上,不然當晚多了兩名醉客。







大蝦和帆立貝很好吃,但覺得清酒煮蜆味道更佳,蜆肉十分爽甜,蜆湯又很鮮味,情不自禁喝了很多口,讚!







套餐中有一道燒直菇的菜式,一片片垂直切的菇菇整齊地平放在鐵板上,遠看像賭神在玩樸克,煞是緊張。菇味不濃但很有口感,清淡的味道可當清除味蕾以迎接下一道菜。







師傅又為我們預備食物,他把蒜片和煙肉炒香,然後把這些配料擱在一旁,可能用作起鑊準備煎佐賀和牛。師傅詢問我們要煎至幾成熟,他解釋這種和牛就算煎得較熟也不怕韌,反而少了點油膩感,我們生一點和熟一點的食法都試了,我也同意師傅的說法。和牛果然是牛中極品,牛味濃郁且軟滑,油花在口中四濺的滋味無其他牛肉可替代,不用品嚐頂級的神戶牛已心滿意足了。






簡單的蛋炒飯炒雜菜也是鐵板燒重要的菜式,因為要處理得好很講火候和技巧,他熟練地把這最後兩道菜都弄好而功成身退,我們很滿足地享用著。飯後我們移師到店的另一區品味著豆腐冰淇淋和餐茶。整頓晚餐除了是味覺的享受,同時可欣賞一場烹調食物的藝術,加上舒適的環境和友人一份寶貴的心意,這一餐飯我們都笑著離開了。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黃昏與狗

音樂劇在傍晚六時左右完結,趁天色還很光亮,又未到晚飯時間,便到附近散散步打發時間。


打算從中環廣場沿行人天橋往海傍走走,在這大廈的大堂有一展覽,便停下來駐足觀看一會兒。



在大堂一角放了一排展板,上面貼了一列人像剪紙畫,每一幅作品旁附有相片和相中人的簡介,展品就是依照該相片剪出來。看看你認得出他們嗎?





拜見過這些達官貴人後,便繼續走往灣仔海濱長廊。該處是今年新開闢並專為動物而設的公園,任何寵物均可內進,但當日全場只得兩種動物:人和狗。





園內有青草地,狗隻踏足草地後仿如脫繩馬騮東奔西走,可見狗狗們都困在石屎森林太久了,終於放監喇!這一代港人都不事生產,有些人當寵物就是他們的兒女,看見一些主人替狗兒抹汗、抹腳、餵食,甚至與牠們傾心事,根本視牠們如己出,狗狗們真幸福!






不經不覺太陽開始日落西山,倚在欄河一面迎著和緩的海風,一面欣賞金黃色的夕陽,忽然想起了母親說給我聽的浪漫史:話說父母初初邂逅時媽媽送了一幅親手用火柴枝編織的簾子,上面繪了日落的圖畫及寫了一首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把這份禮物送給爸爸,爸亦親自打造了一件金飾給她,從此他們便約定此生,並有了這個家和我們三兄弟,有時他們說起這件事都流露甜蜜的笑容。希望他們可以繼續恩愛生活,實現詩中兩人合一的意境。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一期一會一感想

譽滿載道的音樂劇《一期一會》假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二度公演,友人早前替小弟撲了門票,今天懷著期待的心情去欣賞。怎料星期天竟然遇上交通擠塞,害得我要奔跑進入會場,只差一秒便要吃閉門羹,待轉下一幕方可進場。幸好沒有錯過第一幕,抹一額汗也沒有影響看劇的心情。


不知道該劇會否梅開三度或製作DVD出售,如抱有這期望的讀者可跳往下一段。劇情圍繞著幾位升上大二的學生之間友情與愛情交錯的故事,性格孤僻的浩一(林一峰)於大學內認識了同校的亮太,兩人發展出一段曖昧情誼。浩一更因此認識了亮太四位好友--健次(梁祖堯)、直美(楊詩敏)、由紀(谷祖琳)及俊彥(湯駿業)。怎料在final year開學的第一天,亮太突然人間蒸發,事發前原本亮太約定浩一看星,並準備有話要向浩一表白,但浩一沒有赴約,於是亮太的失蹤成了朋友圈中一個謎。除了以上幾位核心人物,中間還穿插了浩一的妹妹加奈(盧凱彤)、股票經紀美雪(趙學而)及亮太的姊姊琉子(林小寶)等。謎底要在一年後才被揭盅,但只怪一切都來的太晚,愛得太遲,人生正如日本茶道的用語一期一會,每次際遇只得一次,學會珍惜才不致結局恨錯難返 ... ...


成長中的年青人正是渴望愛情的追逐者,而愛情以各式姿態被演繹出來,於男女、男男、女女、忘年,或其他形形式式中,愛是不分彼此的,只在乎過程中是否真正付出過、認真過。時間對每個人是最公平的,它並不會替某人停下來,機會錯過了有多金錢也是不能買回的。朋友同樣是上天賜予人類寶貴的關係,有痛苦時得到朋友的扶持,難走的路也會變得輕省,就如劇中直美被後父強姦了,要上庭指控他但備受辯方律師及輿論的壓力,但好友的支持和幫助是一口神奇強心針,可以不懼障礙勇往直前,誓要得到法律公平的對待。


演出方面,劇中很多演員都是專業的舞台表演者,演技精湛是毋庸置疑的,例如飾演健次的梁祖堯,曾奪得2004至2005度香港舞台劇最佳男主角(喜/鬧劇),並獲聯合提名香港舞台劇最佳導演,上次小弟捧過場的《你咪理.我愛你.死未!》亦獲提名最佳男主角;飾俊彥的湯駿業同樣是演藝學院出身,他們生鬼的演出騷動著全場氣氛。首次登上舞台的谷祖琳在劇中佔不少戲份,以舞台劇新人來說算有不錯表現,加上她胞弟的事沒有影響是次演出,應為她的專業精神報以熱烈的掌聲!林一峰繼上一次音樂劇《馴情記》演出後,今次再度為《一》劇擔主角及音樂總監等要職。個人認為他演唱歌曲比演戲更出色,現場可以唱出錄音一樣的水準,同座的友人曾以為他是夾口型唱呢!至於有份參與的趙學而,戲份較少和只唱了兩首歌,有點「到喉唔到肺」之感,真的不明白她首度公演前綵排時是怎樣受傷的?


舞台設計頗花心思,場景變化多且轉景快速,其中火車站月台的佈景利用閃燈和抽象的投射圖案代表行駛中的列車,可見設計者獨具匠心。該劇除了改了一個富有東洋味的劇名外,人物取名也是一些日本人的名字如香織、加奈等,原來《一》劇靈感來自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4 teen》,但劇中背景套在香港是沒有衝突的,不會感到與我們身處的社會有格格不入之感。此外,這一齣音樂劇的歌曲差不多全是陳百強的經典名曲,以新的編曲由劇中演員重新演繹,令觀眾可以回味陪伴我們成長的一代歌星的點點滴滴,正是一種我們常常掛在脣邊的集體回憶。


小弟十分喜愛看現場表演,包括音樂會、舞台劇,那種台上表演者與台下觀眾的互相牽動非電視或電影可比擬。每一場的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相信對於台上的人來說看見觀眾即時的反應和支持是對表現者無價的鼓勵,也是他們沉醉於表演事業的原因和動力,如果我是台上的一份子一定會被觀眾深深感動著。自問也有一點表演慾,不知會否有機會一嘗演劇的滋味,感受一下被台下的人注目欣賞表演的心情?zzz 又發白日夢了!